焦點
-
NVIDIA BFGD計畫邁進一步,4K 144Hz HDR顯示器4月推出
NVIDIA於年初的CES 2018展覽上,正式發布將啟動針對PC遊戲玩家的大型遊戲顯示器(Big Format Gaming Display, BFGD)計畫,如今終於要邁進一步了;前幾日,NVIDIA在GDC 2018宣布下個月將正式推出4K 144Hz G-Sync HDR顯示器,玩家終於可以看到這由NVIDIA提供設計規範,並嚴加把關的高規格電競螢幕。 支援HDR的4K面板,結合NVIDIA G-Sync技術,可以有效避免畫面撕裂與不流暢的問題,強調在超高解析度仍能夠維持高強度的遊戲體驗。除了強調遊戲體驗以外,符合BFGD規範的顯示器將會內建NVIDIA機上盒Shield,除了具備GameStream遊戲串流功能,也提供雲端串流PC遊戲服務GeForce NOW,更支援Netflix、YouTube等影音串流平台,另外還內建智慧型個人助理Google Assistant。 參與此計畫合作的硬體廠商有宏碁、華碩以及惠普,而預計會先行發售的有兩款,分別是宏碁的Predator X27與華碩的ROG PG27UQ,不過目前售價尚未公布,但兩者都是臺灣之光啊!然而對於玩家們來說,顯示卡用在4K這樣的解析度是否有足夠性能,是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-
Computex 2018震撼彈!Asus請到「神力女超人」走出天堂島?
身為一位喜歡超級英雄的影迷,對於各個女明星的動向當然也要瞭若指掌(誤),這時就讓我看見因為飾演《玩命關頭》與《神力女超人》而走紅的女星蓋兒.加朵(Gal Gadot),竟然出現在內! 今年(2018)3月剛在西班牙畫下句點的MWC 2018(世界通訊大會),Asus於自家攤位上公布極具戰略地位的Zenfone 5全系列手機,預期將於近期內投入市場販售。接下來最讓玩家與消費者期待的,應該就屬將在6月5日於台北舉辦的Computex 2018了,從預告當中,小W編預估今回的產品重點應該會放在筆電、2 in 1機種以及平板的革新,不論是與Intel處理器更進一步的合作,或是Intel推出第八代處理器(代號Coffee Lake)的H370晶片組等商品展示,最重要的是,還有可能看見小W編曾報導過的搭載在ASUS的筆電上嗎? 不過另外一點值得關注的焦點,就是在今年初的CES 2018大會上,由於蓋兒.加朵(Gal Gadot)已經擔任了中國品牌「Huawei」(華為)的美國市場首席體驗長,預期藉此來增加美國消費者對於品牌形象的提升,所以在代言產品的部分,應該會避開已經與華為合作的產品。 但是Asus對於自家產品的行銷也從不手軟,這次請到蓋兒.加朵(Gal Gadot),上一次推出Zebfone 4時,請到了韓國男星,曾經飾演《屍速列車》與《鬼怪》的孔劉,希望能夠藉此提高產品的曝光率以及銷售量;類似的代言方式,Acer也曾經請到飾演《鋼鐵人》與《福爾摩斯》而走紅的小勞勃道尼(Robert John Downey Jr.)代言Aspire S7;Lenovo(聯想)也曾經請到艾希頓.庫奇(Ashton Kutcher)擔任Yoga系列產品代言。 逐漸逼近的Computex 2018,PCDIY!編輯部當然也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具有話題性的產品報導,或是各個產商的攤位介紹,說不定還能夠在參展的時候遇見小W編,也別忘了來跟我打招呼喔!但我已經開始私心希望Asus真的能夠將「神力女超人」從天堂島請至台北世貿,快來幫我簽名!(好了喔!)
-
寄東西不再傷腦筋,eBay透過AR技術幫你「量」包裝尺寸
知名電商eBay在自家App上推出了一項新服務,利用擴增實境(AR)幫助使用者測量包裝物品所需的紙箱大小。根據外國使用者實測分享,這項AR功能使用方式相當簡單,首先將欲包裝物品置於平面,接著用智慧型手機打開eBay的App並選取此功能,再把智慧型手機對準它,就可以選擇美國郵政各種尺寸的紙箱,同時也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品裝在箱子的模樣,如此一來即可判斷哪一種紙箱符合需求;不僅如此,紙箱下方還會顯示美國郵政服務的價格,加速了整個販售商品的流程。 這個應用不僅僅是幫助了拍賣賣家,如果你偶爾有寄包裹的需求,但不熟悉需要怎麼樣的紙箱,或許也可以嘗試用看看這個功能。不過剛剛提到好幾次「美國」,是因為目前只有美國開放了這項功能,且只支援部份Android系統手機,iOS系統的使用者目前無法使用此功能,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。 不只是eBay應用了此技術,擴增實境(AR)近年來被廣泛地利用,去年9月份IKEA推出IKEA Place,用智慧型手機對著家具目標放置空間再選取中意的家具,即可在螢幕中看見IKEA產品擺在家中的模樣,同時也能轉換各種角度,觀察家具在空間的整體擺設觀感,讓消費者在購買前就能大概體驗一下產品放在家中的感覺。IKEA還強調所有支援此技術的產品都是1:1真實尺寸,所以不必擔心實際產品不符的問題。 另外,西班牙著名時尚品牌Zara,也宣布4月18日將在全球120家旗艦店推出AR服務,只要下載Zara的AR App並啟動,接著把智慧型手機對準Zara店內某些特定位置,像是櫥窗或感應器上,就能夠在你的手機螢幕裡看見模特兒穿著該服裝進行展示,據說他們還能走路和說話,讓你的購物體驗彷彿一場秀;要是看得滿意,還可以直接將該商品加入購物車! 在AR應用方面最有趣的可能還是遊戲界啦!小編很喜歡一款叫做《陰陽師》的遊戲,該遊戲擁有精美的日系畫風與3D模組,在遊戲中便可深深感受到它的精緻。在召喚功能的部份也結合了AR技術,讓式神能夠出現在現實世界之中與你互動。 然而最經典且知名的可能是已經上市一年多的《Pokémon Go》,將真實環境與各種耳熟能詳的神奇寶貝無縫銜接起來,正是讓此遊戲一夕爆紅、引起全民熱潮的主因;或許也可以這麼說吧!《Pokémon Go》造成的全球性的熱度也推動了AR技術市場化與大眾化。 AR(Augmented Reality)顧名思義就是「擴增實境」,是一種將虛擬資訊疊加在真實世界裡的一種技術,目前在日常生活之中已經被大量應用,特別是手機領域;將智慧型手機對準某目標物,螢幕上就能顯示相關資訊的功能處處可見。不知道未來AR還能有怎麼樣的規模與應用,市場又會有如何的回應,著實是令人期待的。
-
HTC VIVE Pro售價與上市時間公布,VIVE價格也一同向下看齊
近年來遊戲界掀起一陣「虛擬實境」(Virtual Reality,VR)與「擴增實境」(Augmented Reality,AR)風潮,從小W編來不及玩到的「Pokemon GO」再到「東京電玩展」、「台北電玩展」,都特別為VR、AR開設了專區。在這項舊技術持續更新發展的路上,我們正在朝著「刀劍神域」(Sword Art Online,SAO)的未來世界前進啦!(臭宅喔!)而在VR穿戴裝置有著一席地位的HTC,官方近期終於公布VIVE Pro的售價以及上市時間了。 在1月時,HTC就已經釋出關於VIVE Pro的消息,這次公布的加強版本在穿戴裝置上額外增加了1顆前置鏡頭,並且提供2880 x 1600解析度、615畫素密度(Pixels Per Inch,PPI),官方提到,在畫素上有著78%提升。這次的設計也將更貼於鼻樑,有效阻隔外部光線,讓玩家們能夠更沉醉於遊戲當中,最後小W編覺得最棒的就是在音效上支援了「Hi-Res Audio」,提供更好的音效體驗。 回到售價以及上市日期,在台灣的已經能夠預購,目前暫定的發售日期為今年(2018)的4月3日。但若是在台灣預購,每人只限購一套,大約要等到5月才會陸續出貨。而只要預購的消費者們,皆可額外獲得免費6個月VIVEPORT訂閱服務,產品提供保固一年。 當然在全新的版本推出之後,目前在國外的VIVE售價也已經向下修來到499美元(以現金牌告匯率計算大約新台幣14,328元),不過對於同為VR穿戴裝置的競爭對手Oculus Rift而言,這樣的價格已經維持許久。 小W編在穿戴裝置上其實有著還不錯的體驗,不過因為本身自己是一位偶爾會發作的「3D暈眩症」患者,上次去玩了Aorus的VR賽車,來自賽道反饋的震動,下來的時候還隱隱約約覺得地板在晃呢!(誰叫你的懸吊條這麼軟?)但我還是相當期待VR以及AR的發展,因為夏日課程啊!
-
Seagate發表Exos X14企業級硬碟,14TB桌上型產品指日可待
2017年下半年,硬碟廠商相繼實現14TB容量硬碟,WD(HGST)與Toshiba較早宣布已完成產品開發。三大廠另一要角Seagate,直到現在才宣布將以Exos X14投入戰局,預定在今年夏天生產、出貨。三大廠目前所發布14TB硬碟,都是植基於氦氣(Helium)填充封裝技術的企業級機種,適合雲端、資料中心之類巨量資料儲存應用環境。 雖然Seagate目前尚未釋出Exos X14規格資料,就這系列機種過往規格來看,配備7200RPM轉速主軸馬達是為基本。據悉碟片部分可能採用PMR(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,垂直磁紀錄)技術,畢竟這才符合Exos X系列定位要求,故外界推測或許和Toshiba(MG07ACA系列)產品一樣,由9張約1.55TB容量碟片搭配18顆磁頭構成。反觀HGST的Ultrastar Hs14,由於目標應用稍有區隔,因此是採用SMR(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,疊瓦式磁記錄)技術。 參考Seagate近期產品規劃,Exos X14應該也會提供SATA、SAS兩種介面,以及標準、SED(Seagate Secure硬體加密技術)兩種機型,總計4種版本選擇彈性。在此之前,Seagate去年底旗下的BarraCuda Pro、IronWolf等,桌上型產品線率先推出12TB容量產品,直到現在仍然是市場上唯一的選擇。隨著14TB企業級產品推出時間點接近,Seagate是否會緊接著推出桌上型產品,這點倒是讓人有所期待,不妨拭目以待吧!
-
【GDC 2018】新世代DirectX Raytracing (DXR)光跡追蹤技術出爐,實際應用效果展示!
2018年3月19日至23日於美國舊金山舉辦的GDC (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) 2018盛會中,聚集了許多遊戲開發者,不管是平台商、硬體廠商、軟體廠商,都紛紛祭出最新的開發成果,讓參與者感受到下世代遊戲所帶來的震撼!這次主打的重頭戲之一,就是即時Raytracing (光跡追蹤)技術。微軟、AMD、NVIDIA、Futuremark,以及其他廠商都有最新的成果發表。 以微軟來說,目前他們的DirectX 12 API (應用開發介面)仍是許多PC遊戲開發者的最愛,然而在光跡追蹤(Raytracing)方面,大多開發者仍以OpenGL來開發,尤其那些電影特效師,要做到即時的光跡追蹤,必須搭配強大的電腦工作站,搭配工作站級的GPU(例如Quadro、FireGL之類的繪圖卡)即時運算,才能做到。 隨著GPU的效能越來越強大,消費級的遊戲也紛紛導入光跡追蹤的特效,讓遊戲場景的明暗與光線反射等表現能更接近真實世界,因此微軟選擇在DirectX 12的API函式庫中,加入了Raytracing的函式(簡稱DXR),提供給遊戲開發者製作出更真實的遊戲即時光跡追蹤特效。這次DXR加入的新指令,例如DispatchRays、TraceRay等等,有關於微軟發表的DXR細節,可以參考。 在硬體廠商方面,NVIDIA也在GDC 2018同步發表其,可支援DXR API,只要使用其Volta架構的GPU,搭配NVIDIA的GameWorks開發工具,即可開發出光跡追蹤等級的遊戲。 在AMD方面,則是微軟聯手協助業界定義、改良和支援DirectX 12與光跡追蹤技術的未來。AMD藉由具前瞻性系統級基礎的繪圖程式,在新的程式模型與應用程式介面上持續扮演領導角色。 AMD在這次GDC 2018也有許多關於DX12與DXR的技術簡報,說明AMD在新一代繪圖技術上的突破,並表示期盼與遊戲開發商討論及聽取回饋建議,瞭解PC平台上的光線追蹤技術,包括影像品質、效果及效能。AMD參與GDC大會議程中,像是議程,就是與光跡追蹤技術有關。以下是AMD展示的光跡追蹤與傳統柵格化的畫面呈現。 隨著DXR在GDC 2018正式發表,UL旗下的Futuremark公司(對!就是推出3DMark評測軟體的那家公司)也發表其在Raytracing的應用成果。以下就是他們公司的作品部份呈現。 Futuremark表示,要將光線的反射效果,透過即時渲染的方式,可說是非常困難的,以現有方法來做的話,會面臨到挑戰和限制。在過去幾個月中,Futuremark一直在研究如何結合微軟的DirectX光跡追蹤函式庫,以及現有方法,來解決一些面臨到的挑戰。雖然大部分的成果與解決方案都使用到很複雜的數學公式,但Futuremark仍想向各位展示新技術的一些實例。 以上的Futuremark的DXR技術展示,皆是透過當今最新GPU硬體所作的即時運算,基於現有的運算方法,因此要在DX12遊戲引擎中實現也非常容易。由於夠成為首批使用DirectX Raytracing的開發人員之一,因此Futuremark對於這個新API的機遇感到非常興奮。Futuremark將在新版的3DMark基準測試中,加入DirectX Raytracing的測試項目,發表的時間大約預計在2018年底。 Raytracing不算是新的技術,早在好幾十年前就在使用了,只是當時要繪製出一張具有光跡追蹤的CG(電腦繪圖),都需要花去不少時間 (也就是業界所謂的Ren圖),大家若還記得Cinebench裡面的Ren圖,就是用既有OpenGL的函式去繪製出來的,繪製出一張圖,通常需要花去不少的時間。 不過,拜近年來GPU工業的進步,新款GPU已經能夠對大部分渲染使用光柵化,並且使用較少量的光跡追蹤來增強陰影、反射和其他傳統技術難以實現的效果。總之,透過即時光跡追蹤運算,未來的遊戲畫面將會更逼真!就讓我們期待那天的來臨!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75Jn20mv5o GDC 2018現場實況!
-
AMD對漏洞問題作回應:一定會完全修復,不會造成影響
3月12日,來自以色列的資安實驗室CTS Labs,一口氣公佈AMD的Zen架構處理器有不少「安全性漏洞」,波及範圍包含EPYC伺服器處理器及Ryzen全線產品,並有提供白皮書下載;選擇於Ryzen 2即將發表的前夕爆料,此舉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。這一連串看似有計畫性的爆料行為,為此,PCDIY!特地撰寫了一份詳細的,而現在AMD終於正式對漏洞問題有了正面回應。 3月21日,AMD於自家部落格表示,所有漏洞將會在未來幾週內完全修復,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。並且強調,此問題並不是先前所傳的「崩潰」(Meltdown)與「幽靈」(Spectre) 安全漏洞,存在安全性風險的是嵌入式安全處理器和相關的晶片組等部分,並非如爆料的指向Zen架構本身;而且漏洞成立條件,必須要先獲得本地端電腦的系統最高權限,基本上要產生影響還是相當困難的。 AMD將目前確定的安全問題以圖表呈現分為三類,並評估潛在影響、與計劃中的解決方案。其中兩類是Masterkey/PSP Privilege和RyzenFall/Fallout屬於安全處理器問題,透過BIOS更新修補程式即可,將會在幾週內發佈;而第三類的Chimera屬於晶片組問題,但同樣可以使用BIOS更新修復,同時也正在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,積極處理中。 國外媒體AnandTech針對此「粗糙」事件也提出了一些疑點: 1. CTS Labs將漏洞問題報告給AMD後24小時就向媒體公開此事,而業內標準則是90天;CTS Labs卻早已委託公關公司、聯繫媒體來進行發佈消息的動作。 2. 以CTS Labs網站佈局來看,像是早就準備許久;CTS Labs於2017年成立,甚至連官方網站都尚未建立,為了公佈此次漏洞消息竟專門架設了名為AMDFlaws.com的網站,而且還是2月22日才註冊的。 同時外媒AnandTech將這些質疑發郵件至 CTS-Labs進行詢問,目前也尚未得到任何回應。 綜觀上述,CTS Labs並未給AMD 90天的時間進行更新,又選在Ryzen 2即將發表的時刻爆料,此事件陰謀論的部份真的比漏洞本身還要精采,PCDIY!將會持續追蹤這次的事件,也請讀者們繼續鎖定。
-
IBM發表「比鹽小」的微型電腦,目標結合區塊鏈直指物品溯源
根據外國媒體報導,於3月19日舉行的Think 2018大會上,各家廠商都拿出許多有趣的產品,而吸引所有外媒目光的產品絕對會由IBM奪下,因為他們在大會上公布了一款世界最小,「比鹽巴還小」的微型電腦! IBM發表了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一款電腦,其產品的尺寸比一粒鹽還要小,大約只有1mm2,不只除了小的優勢而已,據稱這台微型電腦的成本也只需10美分就能夠完成製造,並且未來將要結合區塊鏈技術,將這項產品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。 在沒有顯微鏡的幫助之下,這台微型電腦是很難只用肉眼就能夠察覺以及識別,不過可不要認為它小歸小,就把它看沒有喔!人家「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」,IBM於大會介紹上提到,他們的產品本身包含了幾十億個電晶體,並且搭載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(Static Random-Access Memory,SRAM)與光電探測器。 不過這樣微型的電腦總是還有些缺點的,那就是這台電腦的運算能力大約只與1990年代的X86晶片相同;雖說如此,它還是能夠處理一定程度的數據,包括監視、分析、通訊等等,甚至還能夠幫忙修改其他數據。而目前這款微型電腦還沒有正式發表,還處於原型的階段。 最後,IBM的研發負責人Arvind Krishna也提到:「在未來的五年之內,密碼錨定機制(Cryptographic Anchors),例如這次他們所推出的產品一般,都將會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設備當中,這種技術將會和區塊鏈等技術結合,就能夠確保物品從源頭至消費者手中全程的真實性。」 隨著科技發展,人類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藍圖勾勒越是清楚,真叫小W編我來刻畫出一個我所期待的未來,好像也有那麼一點虛幻且不真實。但我深信著,科技(科幻?)能夠帶給人類終究有限,最終我們仍舊需要回到人與人真實的互動,也許吧。(突然就老派了起來XD)
-
全新PCIe NVMe解決方案,Marvell推出88SS1098與88SS1088固態硬碟控制器
Marvell是固態硬碟控制器主要供應商之一,在當前這波PCIe 3.0 x4 NVMe熱潮裡,大家常見的88SS1093已經推出了幾年時間。現在Marvell終於推出新一代控制器解決方案。兩款新品分別是88SS1098與88SS1088,儘管都屬於企業應用、資料中心定位,由於88SS1093也兼具這樣的市場導向,因此新品不排除同樣適用於消費性固態硬碟。 88SS1098和88SS1088植基於PCIe 3.0 x4 NVMe介面設計,支援NVMe 1.3版本規範,88SS1098和既有的88SS1093都是8個資料傳輸通道設計,反觀88SS1088具有16個通道,因此導入消費性市場應用的機率微乎其微。兩者共通點是內建第四代NANDEdge LDPC糾錯技術(88SS1093為第三代),除了支援最新的MLC/T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,包含QLC類型顆粒也首度納入其中。 這兩款新品提升了內建處理器等級,而且新增支援ONFI 4.0標準,通道能達到800MT/s傳輸速率,更可以搭配LPDDR4-2400、8GB這樣的記憶體配置。Marvell官方宣稱,這兩款新產品的資料傳輸性能可達3600MB/s,具有800K IOPS的隨機讀取表現。至於88SS1098是否有機會下放到消費性市場應用,或者將另外推出簡化版來取代88SS1093,這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觀察。
-
【GDC 2018】懷舊40週年!Atari發表最新Atari VCS遊戲主機,搭載AMD APU的遊戲PC
自1978年起,在個人電腦還沒普及之前,許多電子遊戲機、家用娛樂電腦則是優先攻佔電玩間、家庭。在197X那個年代的電玩遊戲,大多是用很簡單的幾何圖形,搭配搖桿來控制。以Atari (雅達利)來說,他們與Apple (蘋果)都可算是同一時期的電腦公司。只是Atari走的是電視遊樂器(今稱「遊戲機」)路線,而Apple則是走電腦的路線。 以街機的歷史來說,Atari可說是這方面的始祖之一,其於1972年推出了Pong大型電玩主機,而在電視遊樂器方面,Atari於1977~1978年推出了Atari 2600 (之前稱VCS,Video Computer System),是一款插卡匣式的遊戲主機,搭配木頭材質,可說是將街機的製作工藝移植到家裡,玩家只要使用RCA (AV端子)訊號線連接到一般電視,搭配Atari專屬的單鈕搖桿,即可進行玩樂!該遊戲機自上市後自2004年共賣出3千萬台。 Atari 2600雖然不比後來任天堂於1983年推出的紅白機(Famicom,北美稱NES,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)那樣具有動人的聲光效果,但在197X~198X時代可說是稱霸了整個遊戲產業。 今年可說是懷舊年,不少硬軟體廠商都紛紛推出各種復刻產品。像是任天堂推出了NES Mini、SNES Mini,而SEGA也推出Mega Drive Flash Back,至於Taito則是推出遊戲,相信還會有越來越多的Retro-style產品推出。 至於Atari這個遊戲機始祖呢?雖然Atari在這40年渡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,如今,他們也決定推出Atari VCS 40週年復刻版!對古董級玩家來說,這可說是非常天大的好消息! 這個原先名為Ataribox、後來正名為Atari VCS的遊戲機,在2018/3/19~23於舊金山舉辦的GDC (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) 2018展覽中首次亮相,在其中也表示,工業設計和繪圖是Atari品牌DNA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讓Atari遊戲成為玩家願意去冒險的一部分。今天的Atari設計、工程、軟體和行銷團隊,都致力於為新的VCS帶來類似的關懷和關注。Atari希望其新的電視遊樂器系統,能夠「再次」改變玩家與電視的互動方式,就像最初Atari 2600電視遊樂器系統,在40多年前所做的那樣,帶給玩家們感動。 既然要重新復刻Atari VCS,那麼我們先來看看當初Atari 2600的硬體規格吧!該遊戲機是採用8位元MOS公司的6507處理器,時脈為1.19MHz,記憶體為128 Bytes!透過插入ROM卡匣的方式來進行遊戲,控制方式則透過搖桿(Joystick)、旋鈕(Paddle)、方向盤(Driving Controller)、軌跡球(Trak-Ball)、數字鍵盤(Keypad)等裝置來操作。 那麼40年後的全新復刻版Atari VCS呢?據了解,這是一台輕量級Linux遊戲主機,就像一台中階規格的x86 PC,硬體方面,在CPU與GPU是採用AMD客製化的APU,內建Radeon繪圖晶片,可以執行絕大多數的遊戲,但無法支援3A重量級的遊戲。搭配Atari專屬為電視客製化的圖形化使用介面(GUI),可用來執行Atari當年的各種當紅遊戲,亦可用來看串流視訊、執行各式應用程式、瀏覽網頁、聽音樂、甚至執行其他模擬器遊戲…等等,執行一般中量級的PC遊戲也是可行的。也就是說,在這台Atari VCS要用來安裝Steam、GOG的Linux Client,理論上也是沒問題的! 目前已知Atari VCS的建議售價在249至299美元(約新台幣7,500至9,000元)左右。相較於其他遊戲機(如Xbox家族、Playstation家族)平台來說,價格帶可說是旗鼓相當,又,Atari VCS多了一項可以用來執行PC應用程式的優勢,比起Steam Machine那種高規(499美元起)的主機來說,應該算是有不錯的賣點。當然如果到時候這台電腦可以玩「吃雞」(絕地求生,PUBG,PlayerUnknown’s Battlegrounds)的話,這樣倒是不錯的吃雞專屬電腦桌機喔!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,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,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!
- 洋垃圾神器,Xeon E5-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!
- ASUS ROG STRIX-GTX1080-O8G-GAMING開箱實測,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!
-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,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-2670神器級處理器!
-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,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!
- 微星MSI Aegis X-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,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!